發表文章

無心插柳卻意外爆紅的胃縮小(袖狀切除)手術

圖片
腹腔鏡減重手術在早期是被認為是高門檻的消化道手術,因為傳統減重手術本身涉及到許多需要非常熟練的腹腔鏡操作及縫合技巧。直到2000年時,Dr. Michel Gagner(註)因十二指腸轉位術(Duodenal Switch)在超級肥胖病患的高風險高併發症而提出以胃縮小(袖狀切除)手術做為超級肥胖症(BMI>50 Kg/m2)分期手術治療的先期手術,以期減少手術死亡率,然而這些計劃分期手術的病患在追蹤期間卻被意外發現有很大比例的人因為減重效果甚佳而不再需要已計劃好的第二期手術。自此以後,腹腔鏡胃縮小手術逐漸成為各國減重手術醫師的焦點。與傳統需要複雜的胃腸繞道手術不同,胃縮小手術只需要垂直切除約75%的胃部,能有效減少胃部容量但卻不影響正常的消化道機能,更不會有胃腸繞道因吸收不良造成長期營養素的缺乏以及常見的傾倒症候群。與其他單純限制型手術(胃隔間,胃束帶手術)不同,陸續被發現的改變腸胃內荷爾蒙機制及腸內益生箘落機制讓胃縮小手術在治療肥胖症引起的併發症效果也相當顯著。 胃縮小手術(圖片截自dranirudvij.com) 胃縮小手術的出現,恰恰好符合了減重醫學界所追求的簡單,安全又有效的期待,自Dr. M.Gagner發表後的15年內,很快速的接過了胃束帶手術的火炬,更在2013年後開始成為了全世界執行最多的減重及代謝手術,而且佔比也還在逐年上升當中。而在台灣,從2005年被引進後,也毫無意外的成為目前佔比超過六成的代謝減重手術。醫學常常都是這樣,一個無心的發現,卻改變了整個代謝減重醫學界的生態。胃縮小手術出現,讓許多消化系外科醫師得以簡單的跨過門檻,進入減重手術的世界,也讓減重手術的推廣變得更容易了許多。但也因為看似簡單的手術,讓許多人輕忽它許多的後遺症,手術併發症比例雖然不高,但處理不當卻常常是致命的。而術後高比例的胃食道逆流症,也埋下了日後發展的隱憂。 2011-2014全球減重手術比例 Obesity Surgery Sep.2017 胃縮小手術的出現,也造就了許多只有一招半式卻搖著旗號闖天下的偽減重外科醫師。事實上一位成熟的代謝重專科醫師的養成,需要的是熟悉各種代謝減重手術的操作及了解併發症的處理原則及方式,背後也需要管理師,護理師,營養師等的團隊合作,才能對病患有最大效益。反正事情總有正反兩面,時代的巨輪會繼續前進,究竟火

沉冤得雪的迷你胃繞道手術

圖片
1997 年 9 月,來自美國北卡大學的一位對減重手術充滿興趣的創傷外科醫師 Dr.Rutledge ,在前一晚處理了一個腹部多處槍傷的病患後,經歷整晚多處切除與重建後突然得來的靈感,在隔天早上原本要接受傳統 RnY 型胃繞道手術的病患,改成較為簡單的胃部隔間再加上單一接口胃小腸繞道,完成了全世界第一例的腹腔鏡迷你胃繞道手術。 迷你胃繞道手術 Dr.Rutledge 自此後完成萬例以上的迷你胃繞道手術,即使在各個場合努力的發表迷你胃繞道手術驚人短中長期的手術效果及手術簡單性及安全性,但對於此項手術,當時的美國醫界始終嗤之以鼻,而且敬而遠之。 Dr.Rutledge 在當時並沒有因為發明了迷你胃繞道手術進而成為減重醫學界的大師,反而隨之而來的卻是各界滿滿的大質疑。起因在於迷你胃繞道手術的單接口胃小腸繞道 (Billroth II Ananstomosis) 會造成膽汁逆流至胃部,這在當時醫學界被普遍認為是會造成胃癌生成的原因之一。 時間會証明一切,時間証明了風糜一時的胃束帶手術的長期效果不佳,但卻証明了迷你胃繞道手術的長期體重維持效果及治療代謝疾病及糖尿病不遜於甚至優於傳統 RY 型胃繞道的效果,時間証明了胃癌生成大多是胃幽門縲旋桿箘感染而非膽汁逆流造成,時間還給了 Dr.Rutledge 一個公道。 目前,迷你胃繞道手術已經成為國際減重手術聯合會 (IFSO) 公開認可的手術 ( http://www.ifso.com/one-anastomosis-gastric-bypass) ,而台灣,也從 2001 開始也累積了數千例的經驗,在全世界,每一年被執行的個案數也急速增加中。迷你胃繞道手術,花了 20 年,也終於有點沉冤得雪的感覺。

驪歌響起的胃束帶手術

圖片
驪歌響起的胃束帶手術 時代的眼淚到處都有,曾經的輝煌也許很快的就會變成明日的黃花。 可調式胃束帶的概念起源自1979年,這個時候當時世界上最流行的減重手術一直都是胃隔間手術, 奧地利一位傑出的外科醫師Dr.Szinicz為了補足胃隔間手術的不足而捷出的 一個構想,並開始將其導入動物實的模型。在20世紀80年代由美國的Lubomyr Kusmak醫師和瑞典的Peter Forsell醫師將其帶入臨床的人體實驗。1993年9月1日,比利時Mitiku醫師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以腹腔鏡置放的可調式胃束帶。經過冗長的臨床實驗,美國FDA於2001年6月正式通過了以可調式胃束帶做為肥胖症的治療方法之一。 可調式胃束帶,就是以一個矽膠製的束帶以手術 的 方式將胃部的近端隔離出另一個小的胃囊,利用置放於皮下的基座以水來調整束帶的鬆緊度,宿以限制病患的進食,達到減輕體重的效果。 由於手術的可近性,安全性,可恢復性,以及看起來還不錯的短期減重效果,可調式胃束帶手術很快的接下胃隔間手術的火炬,在短時間內成為了全世界最流行的減重手術,甚至曾經在全球的減重手術佔比達到6成之多。 時間會考驗所有術式,隨著長期的追蹤成效陸續出現,除了少數的醫師的報告,大部份減重醫師發現其實胃束帶手術長期維持體重的效果就像其他單純限制型手術一樣並不符合減重手術的期待,復胖機會高,而異物置入的缺點也隨著時間一一浮現,包含食道逆流,胃慢性穿孔,束帶滑位等等,整體胃束帶手術的病患因復胖或是異物反應需要重新手術的超過原總手術量的三成。而截至目前為止,取出胃束帶的手術量已經超過新置入胃束帶的手術。而大部份減重醫師已經不把這種可調式胃束帶手術當成他們第一線的減重手術建議。  時代會進步,我們會記得它曾經的風光,但經過歲月的洗禮,除非有新的應用,要不然胃束帶手術完全消失在減重手術的選項中已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一顆不夠,那你有沒有放兩顆?

圖片
一顆不夠,那你有沒有放兩顆? 胃內水球一直都被認為是最安全的減重手術,顧名思義,就是利用胃內視鏡的方式在你的胃內放一顆400-700毫升的矽膠水球,利用水球來佔据胃內的空間,讓你無時不刻都會有飽足感,以期達到減少進食量,進而減輕你的體重。 事實上真是如此嗎 ?  臨床觀察利用胃內水球的減重效果,理想的話,約可以減去體重的5-10%,這種效果對於減重手術的標準而言,是差強人意的。所以對於治療肥胖症而言,胃內水球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手術。但是,也就是這個但是,因為他安全,簡單,所以對於體重輕微肥胖的人來說,只想要減輕個幾公斤的人,也許它便有它的角色,所以很多醫美中心都把它當做是美容手術的其中一種。 胃內水球其實是一種自虐式的減重方式,當你的胃內被放置一顆佔据空間又無法消化的異物,正常的生理反應,就是想辦法要把它排除。結果就是,放置完的第一個星期,會不斷的胃絞痛,嘔吐,程度會讓你有種生不如死的感覺。當身體習慣了之後,雖然胃絞痛程度降低,但進食後容易會有乾嘔情況,you paid,you gain,這就是代價。另一個問題,就是矽膠水球必需在六個月後取出,取完後,就常會有反撲性的復胖。 商人的頭腦總是會動得比較快,當一顆水球的效果不盡理想,那就來兩顆,甚至三顆,這樣總可以了吧 ? 用胃鏡的方式置入太不舒服,就用膠囊式用吞的,用水太重,就用氣的,真是夠了。 最近,美國FDA啟動針對2015年總共五例胃內水球的包括胃部破裂而致死的案例展開調查,並認真考慮在胃內水球術加上可能致死的警語,顯示了這項廠商號稱安全的手術,並非是絕對安全的。

電一電讓你瘦一瘦 ?

圖片
想減肥嗎? 有需求的地方都會永遠存在著商機。 電流的逆襲 下定決心要減肥,卻按捺不住想吃的慾望 ? 天人交戰的結果又是明天再說 ? 如果有一種裝置,可以讓妳在妳想吃的時候,刺激妳一下,讓妳看著眼前的美食,頓時飽足感湧上,食慾全消,也許就不用再一次的明天再說了。 是的,妳想到的總會有人幫妳實現,美國FDA在2015年時就通過了一項減重手術裝置,一種類似心臟節律器的東西,利用腹腔鏡手術的方式將節律器的電极夾在胃食道交界的前後迷走神經主幹,再將機體埋在皮下。利用微電流刺激的原理偵測迷走神經的電流傳導,調節迷走神經的活動,達到減少胃蠕動,抑制飢餓訊息傳導,讓人產生飽足感,減少進食動機。在臨床實驗中,共157病患接受手術後,超過一半的 人可以至少減去超重體重的20%以上(呃..這很少咧..),並可以維持至少18個月以上。 啊,這就是電電就可以讓妳瘦一瘦的概念嗎 ?

瘋狂的手術創意

圖片
在十年內瘋狂的開完超過6000例減重手術後(好吧,我承認這裡有至少一半是灌水的數字,但我看好像很多人發新聞時也是如此啊...),最近還是有注意到一些關於減重手術的新進展,啊 現在的世界都是比狂的。 94狂的減重手術 談到肥胖,每個人都希望可以儘情的吃但是又可以無限的瘦,真有這么好康的事 ? 事實上今年六月美國FDA通過了一項減肥手術工具(AspireAssist obesity device),簡單來說,就是在你的胃裡裝一個管子通到體外,在你飽食的每一餐後半個小時,動手把管子開關打開,利用附加的吸引器,再把你剛剛吃下肚的食物引流出來。在臨床試驗中的111個病患,平均可以減去總體重的12.7%。 天哪,只能說為了能減重,真的可以無所不用其极,當真沒有极限。 兩年的效果看起來不錯 滿意度也很好 這真是個瘋狂的世界

減重手術的講古時間

圖片
身為一個專業的減重代謝外科醫師,為了要鼓勵飲水思源,偶而來點有點專業的嘴炮也是理所當然的。 講古時間 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例減重手術是發生在十世紀的西班牙, 據報,當時雷昂(Leon)國王桑丘(D. Sancho)是一名极度肥胖的男子,肥胖的問題導致他不能走路騎馬甚至拿不起一把劍。也因而如此讓他無法執行身為國王的職權,失去了他王位。然後,他被祖母護送到西班牙南部科爾多瓦(Cordoba),接受當時著名的猶太醫師Hasdai Ibn Shaprut的治療。 這名醫師縫合了桑丘的嘴唇,讓他只能透過秸稈餵食液體飲食,配合灌食混合了包含鴉片類的藥物。 利用這種极端的治療方式,國王桑丘成功減去了一半的體重,之後騎在馬上回到了雷昂,並重獲了王位。 沒錯,世界上第一例減重手術,就是把人的嘴唇縫起來不讓進食。聽起來很瘋狂,但一直到1977年甚至還 有牙科醫師在The Lancet(刺絡針)發表了一篇共16位病患利用上下鄂固定的方式做 為減重方法,聲稱與胃腸限制的手術有一樣的效果,但可想而知,移除了固定器之後,病患體重一樣會回昇。 直到目前為止,仍然有一些牙科醫師使用這種方式做 為減重的方法實施。 (圖片來自 Dr.Rothstein)